本文共 311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0 分钟。
引子
担当就是为了把事情做成,担当力就是把事情做成的能力。然而对一个人是否有担当,我们的判断力实在太低,对于如何提升担当力也缺少头绪。担责七步骤(来自Christopher Avery)用七个步骤描述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和反应,它告诉我们担当力是可以察知、学习、研究和提升的。本文首先介绍了担责七步骤,然后描述了担责七步骤与担当力的关系。
正文
担责七步骤
担责七步骤用清晰的七个步骤描述了担当力。下面的担责七步骤资料均来自于,下面一段内容采用意译方式译自网站内容,与原文不完全一致。
担责七步骤,源自于对相关领域的研究,它展示了人们在逃避或承担责任时的思考和反应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七个步骤也组成了一个学习框架。它是第一个告知人们在承担、教授、激发个人责任感时如何做的模型,而这是成功的第一要素。
它由如下步骤组成。1)担责:运用自身的能力和权力,做出选择,承担;2)放弃:不愿承担做任务或负罪感带来的难受而放弃;3)任务:被动接受,做哪些你不愿做却必须做的事;4)羞耻:责怪自己,有负罪感;5)借口:找借口,试图证明一切是合理的;6)责怪:责怪他人,都是其他人惹的祸;7)抵赖:否认或者忽略问题的实际存在。
担责七步骤是按步骤进行的,当你遇到事情时,你的思维会给让你从上述七个步骤中的一个步骤开始。担责七步骤是可以被观察、学习、教授、研究、发展和练习的。简言之,任何有意愿的个人、团队或组织都可以通过练习提升担当力。主要的练习方式有:1)刻意担当:在事情变糟的时候刻意地选择担当;2)培养意识:观察自身遇事时的思考和应变,观察自身的担责七步骤;3)面对:直面自己,看看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学习、纠正和提升的。
身边有很多案例
担责七步骤是从相关领域研究总结出来的,我们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和反应。有了担责七步骤,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识别面对问题时自己和他人处于哪个步骤,并有机会找到方法进入下一层次。如果我早点知道担责七步骤,也许我能更好的面对下列案例。
案例1:这位主管做得怎么样?
公司的一位部门研发主管离职了,却没有人有能力接替工作。于是,公司破格提拔了一位研发同学作为新主管。新主管是一位典型的技术人。他任用私人,很少进行团队沟通。团队逐渐士气低落,相互争斗,缺乏信任,被动等待工作。然而这位新主管对绩效非常上心,积极推动团队完成了绩效设定中的目标。在与新主管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,新主管认为我的绩效很好啊,所有的绩效目标我都完成了。其他主管也有很多问题啊,他们还没有我做得好。
这位主管处于担责七步骤的哪个层次?下一步怎么提升?(这个问题在互联网公司更加严重,大量的不合格管理者被拔苗助长,而公司却不知道如何应对。)
案例2:我做的对吗?
话说我那时还在创业。虽然我们都很努力,但公司一直不温不火,市场没有打开,产品也没有按照预期交付。某一天,合作伙伴找到我说,他最近正在反省自己,我也应该反省反省。我当时就火了,为了创业,我日夜苦思技术解决方案,我忍受6个月没有任何收入,我7X24小时无休接受客户骚扰,我容易吗?现在还叫我反思,你才该反思呢。(我做的对吗?我处于哪一个层次?)
人们就这样失去了担当力
担责七步骤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察知、修炼、处理人们对问题的反应,还可以告诉我们更多。下面是对我们的担当力丧失的解读,一个朋友把他对担责七步骤的另类解读告诉我,让我印象深刻。
在刚开始工作或者刚到一个公司时,我们总是激情四射,这种我们处在“担责”这一步,非常愿意利用自身能力和权力去做一些事情。
然而,现实却往往很残酷,很快我们发现有激情、有能力并不能解决问题,甚至四处碰壁,在碰壁的过程中,我们开始学会明哲保身,开始适应公司,开始去做一些自己未必乐意做的事情。这段时间或者是感觉无所事事,或者是失去了成就感。这时的我们处于“任务”这一步。
我们为此感到烦恼和羞耻。一段时间后,我们发现自己不再是自己期望的那个自己,对自己在这段时间干的事情很不爽,感到烦恼和羞耻。这时的我们处于“羞耻”这一步。
有不少人不能接受一直做自己不乐意做的事,不能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,或者是不能接受这种羞耻感。他们选择了“放弃”,离开公司到新的地方重新开始。
也有部分人熬了过来。他们克服了羞耻感带来的烦恼,也说服自己,我不过是打工仔,在哪里都是打工。他们变得圆滑世故,有种种手段处理工作中的问题。他们可以放弃为结果负责,也可以给自己找到各种“借口”。更有甚之,他们的嗓门可能很大,擅于找出其他人的问题,用“责怪”其他人的手段来掩藏自己的问题,哪怕整个结果很差,他们也能成为其中的亮点,生存能力超强。
借口和责怪远不如“抵赖”来的可怕,因为找借口和责怪他人的人至少还能直接面对结果。有一些人进入了更高阶段,他们会颠倒黑白,指鹿为马。在他们口中,一分结果夸大成十分,没有结果的时候强调团队努力,时间急迫的时候说质量很好,总之没有花也要长出花来,找亮点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了。还有一种“抵赖”是视而不见,某些持续已久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,“担责”在这些问题上可不是容易的事,在前车之鉴下,很多人选择了闭嘴或失忆,从此,这类问题不再出现在报告中,大家都舒坦了。
历史总是不断重演,我们到底该怎么办?
担责七步骤还不是担当力的全部
从上文我们看到,人们会从“担责”逐渐走到“抵赖”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担责七步骤是否足够?
担责七步骤描述了自身(自身可以是个人、团队或组织)面对问题的反应。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当前所处的状态,并有机会去提升担责层次。但是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做法。在“担责”这一层次该如何去做呢?
“担责”对应着担当力模型中的“承担”2字,我们承担的可能是责任、事情或者任务。弄清楚“担责”,也就弄清楚了“承担”。
1. 承担就是不推脱?
这是对的,与担责七步骤直接对应。但需要注意到,“任务”这一层次也不会推脱。所有承担一定不推脱,但不推脱对于承担来讲是远远不够的。
2. 承担就是自己干?
承担就是把自己该干的工作干完。这不是承担,这是“做任务”。现在而今眼目下,没有任何一个工作是独自就能完成的,只把自己的事情干完,却不关注真正的结果,是不够有承担的。即使是承担任务这个级别,也需要理清和你协作的那些人,和他们一起协作拿结果。
当然,一味谈沟通协作需要提升也是盲目的。应该是为了承担,为了结果去沟通协作,并解决沟通协作中的问题。
3. 承担就是与你涉及的,你都应该去干
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,去做所有你涉及的事情是没有问题的,但这不是事实。担责更意味着你需要对你涉及的事情进行优先级排序,优先完成重要的事,从而更有效的拿到结果。
4. 承担就是为结果负责
担责七步骤中这样写道:“担责:运用自身的能力和权力,做出选择,承担。”承担就是运用自己的能力、资源去拿到结果的思考和反应,而不能简单把它简化成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。
在上一篇中有一个案例,沟通能力强的人比技术宅职业发展更好,从担责的角度看就更清楚了。因为技术宅是自己干,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,而从团队的角度看,他未必有承担,他为技术负责。而沟通能力强的人,他自己的结果可能都是技术宅和其他人帮他拿到的,但是对于组织或团队来讲,他是更能承担的人,因为他在为结果负责。
后记
写到这里,五味陈杂。对于担责,我们理解多少?现在的环境是好是坏,对担责有什么反应,我们可以改变它吗,怎样推动改变?我自己做得怎样,怎么提升?如果要担责,我是否已经有效运用了我所有的资源?已经竭尽全力是否只是借口?
参考
1. 想更多了解担责七步骤,请访问
2. 《担当力1:担当力模型简介》介绍了担当力模型
转载地址:http://swjto.baihongyu.com/